首页 淮安新闻 淮安民生 淮安县区淮安基层 淮安政务 淮安教育 淮安经济 淮安旅游 淮安房产 淮安美食 淮安文艺

围绕特色做文章 产业“造血”拔穷根 江苏淮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凌薇 时间:2020-05-30 19:44  来源:淮友网
相关阅读淮安基层】:头雁风采|戴永刚 :扶弱济困
淮安基层】:金湖:建强村干部队伍,筑牢

『围绕特色做文章 产业“造血”拔穷根 江苏淮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由乐淮安小编于2020-05-29 15:48整理发布在『 淮安新闻 』栏目,敬请阅读:

日前,记者走进淮安市涟水县黄营镇朱桥村肉牛养殖基地,一栋栋高大的牛舍蔚为壮观。养殖大户陈冬正在3号牛舍投食喂料,他告诉记者:“年出栏肉牛1600头,刨去成本,200万元收益不成问题。”两年前,该村整合省市县镇四方扶贫资金1100万元,实施朱桥村生态养牛项目。“正常年出栏肉牛5000多头,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40多个,带动一批养殖户迅速脱贫致富。”朱桥村党总支书记郭正海说。

围绕特色做文章 产业“造血”拔穷根 江苏淮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释放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鲜明信号,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阶段、大决战状态。脱贫致富,产业是根本。淮安市找准产业方向,出台“三特”农业产业发展意见,精心谋划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穷人看能人、能人盯项目、项目贴市场、市场引资本”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截至2019年底,全市实施农业产业富民项目52个,带动100个以上村集体增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100多万元,直接带动至少1500户以上低收入农户通过务工、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等方式增加收入。

龙头带动  产业扶贫走得更稳

淮安市通过“政府+公司+农户”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淮安区充分发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中杠杆作用,整合扶贫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2289.3万元,在漕运镇东双沟村实施建设现代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新建16幢高标准猪舍、仓库、配套用房等,于2019年建成并承租给江苏淮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使用。“照总投入资金量的9.5%计算,年可形成租金收益217.48万元,全部用于8个乡镇、街道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增收。”漕运镇宣统委员杨玉莲说。

同时,淮州温氏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吸纳周边低收入农户进入基地代养。“由公司提供猪苗、饲料、技术,养殖户进行育肥,公司予以回购,一对夫妻每年可饲养2600头生猪,年增收2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李凯告诉记者。

围绕特色做文章 产业“造血”拔穷根 江苏淮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淮安区百斯特农业蔬菜生产及初加工基地项目通过与百斯特公司合作,蔬菜初加工在田间地头完成,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割裂的状态,既帮助企业达到“省工、省本、省资源”目的,村集体获取租金收益,也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离土不离乡”且增收的愿望,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科技助力  产业扶贫效益更高

初夏时节,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早茬芡实苗长势良好,即将进行移栽,“这是引进的休闲芡实新品种,两个月后就可采收芡实,每斤价格不低于60元。”村党总支书记卢洪亮说,该村芡实种植近2000亩,已形成特色产业。

去年,车桥镇投入省产业富民资金680万元,在卢滩村实施芡实生产加工项目,引进新技术,拉长产业链,促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芡实加工项目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用于大东村、丰年村、张陈村等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带动30多名低收入贫困户就近就业。”卢洪亮说。

淮安市积极借助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科技成果,推动产加销一体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围绕特色做文章 产业“造血”拔穷根 江苏淮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凌薇】
阅读推荐